面对躯体化障碍带来的疼痛,不少人选择用止痛药 “一忍了之”。但这种做法真的能解决问题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躯体化障碍的治疗,远比单纯止痛复杂得多。
止痛药治标不治本
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症状,却无法消除躯体化障碍的根源 —— 心理问题。就像给漏水的屋顶临时补洞,不找到漏水点,雨水还会不断渗入。长期依赖止痛药,不仅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,还会掩盖真实病情,延误治疗时机。例如,一些患者服用止痛药后疼痛减轻,误以为病情好转,实则情绪问题仍在持续恶化。
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疗
治疗躯体化障碍,需要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入手。心理治疗是关键,认知行为疗法(CBT)能帮助患者识别负面思维模式,学会调节情绪;放松训练,如正念冥想、瑜伽,可缓解身体紧张。同时,配合抗抑郁、抗焦虑药物调节神经递质,改善大脑对疼痛的感知。此外,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,促进康复。
家人支持不可或缺
患者在治疗过程中,常常因反复疼痛感到无助和沮丧。家人的理解与支持,是他们对抗疾病的重要力量。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,陪伴他们进行心理治疗,鼓励积极生活,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,加快康复进程。
躯体化障碍的治疗,不能止步于止痛。只有打破 “止痛药万能” 的误区,采用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案,才能真正摆脱疾病困扰,重获健康身心。
*声明:登载此文出于传递健康科普信息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;文中如有医疗内容,均是仅供参考的健康科普,请勿类推,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,敬请了解;本文所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JXR 2025 5.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