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自救指南:分清类型是第一步,专家给出针对性建议

  失眠是指在拥有充足睡眠时间和适宜睡眠环境的情况下,仍对睡眠时长或质量感到不满意,并影响到日间正常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。其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、睡眠浅易醒、早醒后无法再次入睡、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,同时伴有白天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绪波动等日间功能受损表现。

  临床上,失眠可根据表现分为三种类型。准确识别失眠类型,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关键。下面,就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判断,你属于哪一类型?

  入睡困难型失眠

  特点:躺在床上30分钟以上仍无法入睡。

  典型表现:

  明明身体很累,大脑却像“开了跑马灯”,思绪纷乱停不下来。

  越命令自己“快睡”,反而越清醒,甚至开始焦虑。

  常见于压力大、习惯过度思考的职场人群和学生党。

  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

  特点:容易入睡,但夜间频繁醒来,难以再次入睡。

  典型表现:

  每晚醒来2-3次以上,醒后超过20分钟无法重新入睡。

  多梦、易醒,睡眠浅得像“没睡一样”。

  常见于中年人群、更年期女性和有夜尿问题的人。

  夜间早醒型失眠

  特点:比预期时间早醒1-2小时,无法再次入睡。

  典型表现:

  凌晨3-4点突然醒来,头脑异常清醒,无法再次入睡。

  可能伴有心境低落、过度担忧。

  常见于中老年人和抑郁症患者。

  重要提示:

  失眠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,专业评估才能制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
  如果每周出现3次以上失眠,并持续超过1个月,且明显影响日间功能(如疲劳、情绪烦躁、注意力不集中),建议寻求精神科或睡眠专科医生的帮助。

JXR 2025 8.26

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健康信息
网站首页 预约挂号 科普文章 就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