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认为肿瘤患者身体虚弱,应多休息少运动,实则适度运动是康复过程中的 “隐形良药”。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,还能改善心理状态,提高生活质量。肿瘤患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,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。
低强度有氧运动,增强心肺功能
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,增强身体耐力。对于肿瘤患者,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较为合适。散步简单易行,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时间和距离,一般建议每天 30 - 60 分钟,以微微出汗、不感到疲劳为宜;太极拳动作舒缓,能调节呼吸,促进气血流通;八段锦通过特定的动作组合,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。这些运动适合肿瘤患者在治疗间隙或康复期长期坚持。
力量训练,维持肌肉质量
肿瘤患者常因疾病和治疗出现肌肉萎缩、力量下降的问题,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。可选择使用弹力带、哑铃等器械,进行手臂屈伸、腿部抬高等简单动作。例如,利用弹力带进行手臂拉伸,每组 10 - 15 次,每次进行 3 - 4 组;使用小重量哑铃进行手臂弯举,增强上肢力量。力量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从低强度、少次数开始,逐渐增加强度和次数,避免过度劳累。
柔韧性训练,提高身体灵活性
柔韧性训练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,提高身体灵活性,预防肌肉拉伤。瑜伽、伸展操都是不错的选择。瑜伽中的猫牛式、下犬式等动作,能拉伸脊柱和四肢肌肉;伸展操可针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拉伸,如颈部伸展、肩部拉伸、腿部拉伸等。每天进行 15 - 20 分钟的柔韧性训练,能有效缓解身体僵硬,改善体态。
运动注意事项,安全第一
肿瘤患者运动时需格外注意安全。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,如活动关节、慢走等,避免突然运动导致受伤;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,若出现头晕、心慌、疼痛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止运动;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,如按摩、拉伸,帮助缓解肌肉疲劳。此外,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,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,避免盲目运动。
JXR 2025 5.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