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科普文章 > 中医科 > 类风湿关节炎 >

手指肿痛、关节变形?别以为是“老寒腿”!警惕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信号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字号:AAA

  天气一变冷,很多中老年人就会关节疼痛,常被认为是 “老寒腿”。但如果出现手指肿痛、僵硬,甚至关节变形,就要警惕另一种疾病 —— 类风湿性关节炎(RA)。这种疾病早期症状与 “老寒腿” 相似,却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关节破坏。识别以下早期信号,才能抓住治疗黄金期。

  一、对称性手指肿痛:小关节最先 “中招”

  类风湿性关节炎偏爱小关节,尤其是双手的近端指间关节(手指中间的关节)、掌指关节(手指与手掌连接的关节),且具有 “对称性” 特点 —— 左右两侧关节同时出现症状。比如双侧食指和中指关节肿痛,或双手多个手指关节同时出现红肿、发热、疼痛,按压时痛感明显,握拳或抓握物体时发力困难。这种疼痛与普通劳损不同,休息后难以缓解,甚至会在夜间痛醒。

  二、晨僵超过 1 小时:关节像 “生锈” 了

  “晨僵” 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 —— 早晨起床后,关节像被 “冻住” 一样僵硬、活动受限,需要缓慢活动很久才能逐渐舒展。普通关节劳损的晨僵通常不超过 30 分钟,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晨僵持续时间较长,轻者 1~2 小时,重者可达半天,且关节僵硬程度与炎症活动密切相关。随着病情发展,晨僵可能从手指蔓延至手腕、膝盖等大关节。

  三、关节变形:从 “肿胀” 到 “畸形” 的警示

  早期关节肿胀若未及时控制,会逐渐出现结构性破坏,导致关节畸形。常见的变形包括:

  天鹅颈样畸形: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过度伸展,远端指间关节屈曲,形如天鹅颈部;

  纽扣花样畸形: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屈曲,远端指间关节过度伸展;

  腕关节尺偏畸形:手腕向小指侧偏斜,影响手部功能。

  这些变形不仅影响外观,更会导致关节活动度丧失,甚至无法握笔、穿衣。

  四、全身信号:不止关节痛,身体在 “报警”

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,除关节症状外,还可能伴随全身表现:

  全身乏力、低热:不明原因的疲倦感、体温轻度升高(37.5℃左右),常被误认为 “感冒”;

  眼干、口干:部分患者合并干燥综合征,出现眼睛干涩、异物感,或口腔唾液减少、吞咽困难;

  皮肤结节:手肘、腕部等关节伸侧出现无痛性皮下结节,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。

  五、早诊早治:别让 “小疼痛” 变成 “大问题”

  很多患者初期对关节肿痛不以为意,直到关节变形才就医,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。类风湿性关节炎若在发病 3 个月内启动规范治疗,可显著延缓关节破坏,避免残疾。以下是关键检查手段:

  血液检查:类风湿因子(RF)、抗环瓜氨酸肽抗体(抗 CCP 抗体)是特异性指标,阳性结果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性大;血沉(ESR)、C 反应蛋白(CRP)升高反映炎症活动程度。

  影像学检查:超声或 MRI 可发现早期关节滑膜增厚、积液;X 线检查在病程后期可见关节间隙变窄、骨质侵蚀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类风湿性关节炎与 “老寒腿”(骨关节炎)的区别在于:前者以小关节、对称性受累为主,晨僵时间长,易出现关节畸形;后者多累及膝关节、腰椎等大关节,与年龄、肥胖、关节劳损相关,晨僵时间短,较少出现全身症状。

  一旦出现持续手指肿痛、晨僵超过 1 小时,或关节肿胀呈对称性,务必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,避免将类风湿性关节炎误认为普通 “老寒腿”。早期规范治疗(如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、生物制剂)结合康复训练,能有效控制炎症,保护关节功能,让生活回归正常。

JXR 2025 5.22

网站首页 预约挂号 科普文章 就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