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:“一夏无病三分虚”。进入秋季,昼夜温差加大,空气湿度降低,不少人开始出现口干舌燥、疲惫乏力、消化不良甚至感冒频发等问题。从中医角度看,这是典型的“秋燥”与“暑湿”交接,导致人体津液耗伤、脾胃功能减弱的表现。
想要平稳度过这个“多事之秋”,饮食调理至关重要。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易行的“两肉一果”饮食方案,帮您筑牢健康防线。
一肉:鸭肉——滋阴润燥的“秋日第一补”
为何适合秋季?
秋季燥邪当令,最容易耗伤肺阴。鸭肉性凉、味甘咸,归脾、胃、肺、肾经,最大的功效就是滋阴养胃、利水消肿。它既能补充夏季过度消耗的阴液,又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痛、皮肤干燥等问题,是清补的佳品。
推荐食谱:老鸭冬瓜汤
做法:取老鸭半只,焯水后与生姜、薏米一同放入砂锅,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。再加入切块的冬瓜,继续炖煮30分钟,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此汤兼具鸭肉的滋阴与冬瓜、薏米的利湿之效,温而不燥,补而不腻,特别适合夏秋之交残留的湿热与初秋的燥气并存时食用。
食用提醒:鸭肉性凉,平素体质虚寒、容易腹泻的人不宜过多食用,或可加入生姜、胡椒等温性调料中和。
二肉:墨鱼——养血滋阴的“海中珍品”
为何适合秋季?
墨鱼(或称乌贼)味咸、性平,入肝、肾经,有养血滋阴、通经调经的功效。它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,但脂肪含量极低。对于秋燥导致的肝血不足、眼干涩、皮肤干枯脱屑有很好的改善作用。
推荐食谱:墨鱼干煲排骨
做法:墨鱼干泡发后切块,与排骨、花生、莲藕一同放入锅中,加水慢火煲煮2小时,至食材软烂为止。
功效:这道汤滋味鲜美,能同时补充优质蛋白与阴液,尤其适合身体虚弱、感觉“秋乏”特别明显的朋友,有助于恢复精力。
食用提醒:墨鱼干蛋白质含量高,有痛风或尿酸高病史的人群应谨慎食用汤品。
一果:梨——润肺止咳的“百果之宗”
为何适合秋季?
梨,自古就被誉为“百果之宗”,性凉,味甘微酸,入肺、胃经,核心功效就是生津润燥、清热化痰。它是应对“秋燥”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果品,能直接补充呼吸道所需的津液。
推荐食谱:川贝冰糖炖雪梨
做法:雪梨从上1/3处切开,挖去梨核,放入川贝粉3克和冰糖少许。将切下的部分盖回,用牙签固定,放入碗中隔水蒸30分钟,吃梨喝汤。
功效:这是经典的秋季润肺止咳方。川贝能增强梨的化痰之力,冰糖则能调味增润,对秋季干咳无痰、口干舌燥症状缓解效果显著。
食用提醒:梨性偏凉,脾胃虚寒、一吃凉就腹泻的人可以改为红酒炖梨或花椒炖梨,通过加热和搭配温性食材来平衡其凉性。
秋季饮食总原则
除了这“两肉一果”,秋季饮食还应遵循以下原则:
少辛增酸:减少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辛散之物的摄入,以免加重干燥;可适当多吃酸味果蔬如葡萄、山楂,以收敛肺气。
重视早餐:秋季人体代谢加快,一顿温暖的粥品早餐(如小米粥、南瓜粥)最养脾胃。
适时补水:不要等渴了再喝水,应少量多次饮用温水,也可用百合、银耳泡水代茶饮。
秋季养生,重在“润”与“收”。通过这“两肉一果”的巧妙搭配,再结合温和的起居与运动,就能有效抵御秋燥的侵袭,增强机体免疫力,为迎接寒冬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。记住,顺应天时的饮食,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。
JXR 2025 10.28